《蜘蛛網中的女孩》 幼童創傷症的成人影響

《蜘蛛網中的女孩》(The Girl in the Spider’s Web),瑞典語意思為「我們所面臨的難關(That Which Does Not Kill Us),為瑞典作家大衛·拉格朗茲創作之犯罪小說,為《千禧年三部曲》中的第四部。故事是講天才女駭客「莎蘭德」與記者「麥可布隆維斯特」身陷在暗黑的蜘蛛組織、甚至涉及官方機構等複雜的威脅困境中,如何能自圓其說。其中談女主角莎蘭德Lisbeth,及其父親和她姊姊Camilla的家族黑暗歷史。

經典角色「莉絲莎蘭德」回來了!片頭一分鐘吸引觀眾眼光及知道主角特質,雖只一分鐘,但可以看見經典刺青形象的莎蘭德,化身正義之手動用私刑為家暴受虐的女性報仇,然後騎著重機在結冰的湖面飆車而去,之後,述莎蘭德在接下一樁客戶委託案的調查事件中,惹禍上身、被多方人馬追殺,在破案的過程中,竟意外發現背後是自己的親生姊妹,於是內心糾結,這是心理分析劇。

對許多觀眾來說,會完全無法理解莎蘭德Lisbeth的心理,也更難理解或認同莎蘭德Lisbeth面對親姐姐時,那種懊悔、憎恨、恐懼、怨嘆等複雜情緒。只看到她每每總能在最危急且致命的過程中,因為思慮周全的布置,能如超人般的化險為夷,其中也過於強化她「駭客」的功能,似乎任何事情都能以手機或電腦去搞定,甚至是美國國安局的秘密軟體,電影畫面中就充滿許多美北歐美景的大場面。

莎蘭德Lisbeth仰賴高科技去解決所有困境的過程中,使得這是一部非常具有高水準的燒腦探索性娛樂片,故事講一個小時後受到家庭性侵的女孩長大心理創傷的復原跟糾結的故事,這部電影的演技、劇本、各種場景及道具的安排都是非常成功的,可以說是一部碩士級的電影,裡面有非常多的高科技的觀念及技術的展現。

瑞典的這部電影比起美國之前把原劇本拿去重拍的《龍紋身女孩》來說,還是瑞典的原汁原味會比美國拍的好,原來《龍紋身的女孩》主角去了美國發展,因此這個第三集的電影就換了另外一個角色,剛開始聽到名字看到人的時候有點不習慣,但是逐漸地發現女主角的演技的確是和前一任一樣傑出,至今電影中有三位女演員詮釋過莉絲莎蘭德Lisbeth Salander,最早是2009年瑞典版的歐蜜瑞佩斯,她也因莉絲莎蘭德一角,而後走紅好萊塢,拍了《獵殺星期一》,其中版扮演七個胞胎姊妹的生存遊戲,一個人演七角色,真是天才。

另外是2011年大衛芬奇執導美版《龍紋身的女孩》的魯妮瑪拉,以及至今2018年美版《蜘蛛網中的女孩》的克萊兒芙伊。這三代的Lisbeth Salander各有優劣及特色,很難定論誰是最具經典、最具代表性的,且外型和身高也十分雷同,(歐蜜163公分、魯妮160公分、克萊兒162公分),雖然本片主角克萊兒芙伊是三個版本中評價最低的一個,但她的眼神、口音、動作戲等都十分受到肯定。

最近看到許多有關歐美家庭中兒童遭受性侵的一些文章與研究,顯然戀童癖的這種變態特異現象,隱瞞在歐美的許多家庭裡,而《龍紋身的女孩》三部曲也都是圍繞這個體材在打轉,因此有點駭人聽聞的感受。電影中有許多的內心戲是來自於姐妹之前幼時的心理衝突,手法相當吸引人。

編劇在整個構思的佈局與巧妙的安排中,佈置許多戲劇性的編劇因果關係,值得研究電影人去好好研究,為什麼美國及歐洲的電影拍得如此生動與扣人心弦,解謎的當然還是故事寫得好,劇本寫得好,這一切都是電影發展的核心。

莎蘭德是女版蝙蝠俠的超級英雄化身,她不尊重體制的行為模式,甚至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暴力,似乎釋放每個人原本內心的正義,對於權威與階級的痛恨,更加讓人在「法律平等」前找到救贖,現實裡,正義往往消失在功利中,既得利益者知法玩法的操弄的為所欲為,讓人痛恨,世界因為有了莎蘭德的正義,讓人心中有了期待的美好社會。